2015-09-29

〈被美麗環境圍繞的人更懂得享受設計〉徐明松的城市設計見解


文 ∣ Show.D 圖 ∣ 徐明松提供、網路搜尋

計程車駛離了都市,越向郊區前進,空氣變得清新,街景也變得單純。徐明松老師帶著我在工作室參觀了一圈,停留在一望陽明山下風景的陽台上,老師笑說:「抱歉我沒有裝冷氣,但站在這裡總可以感覺到自然的沁涼。」在訪談之中,徐明松談的不只是設計,流行趨勢、文化素養、人、建築、城市與政府等,關於生活風格,包含太多的關連。


我們最急迫需要做的是讓自己的美感提升。怎麼做?讓生活裡充滿美好的事物,就是第一步。



徐明松老師是我在《設計‧AROUND》這本書安排的最後一個訪談,超過70位受訪者的專書終於要進入第二個階段,但我那天從早上起床就覺得身體有點不適。出發前,還在我的plurk上寫下:我現在要前進陽明山採訪徐明松老師,如果我沒有回來請上陽明山協尋我。

當時我有點不解,老師也說了抱歉交通有點不便,卻還是要我上陽明山去他的工作室一趟(後來他告訴我,「真是抱歉我以為Show是個男生會騎車過來啊!」)但當我隨著老師的導覽在工作室裡裡外外走了一圈,就讓我浮現了這一篇採訪稿的標題:「被美麗環境圍繞的人更懂得享受設計」。而且說也奇怪,原本有點中暑流不出汗的症狀,在老師那間只有自然冷氣的工作室裡,竟然默默地冒著汗,感覺舒緩了很多。(雖然當晚我還是發燒到39度半…)

台北日景,但這應該是從象山拍的…吧?!(台北市政府提供,來源

從義大利的湯匙到城市的全人設計,到政治統一所影響的德國性格與民族性演變,再談到日本保留唐宋文化精華進而演繹出獨特的大和文化。最後回到我們所生活的台北這座城市之上,從政治、文化與生活各種角度來解析,相較於建築本體線條與角度,徐明松更在意建築與當地文化的契合,以及美學素養的教育作用。

一個半小時的採訪,像是上了一堂綜覽歐洲、亞洲的歷史人文與設計解析,份量之重讓我花了非常多的時間查資料與整理,但卻也覺得實在痛快!沒有受過任何正統設計教育的我,能超脫設計的角度,以鳥瞰的視野去發現這些枝微末節,一個接著一個相互影響交錯而演變成為現在的模樣。

這樣講好像很抽象,但其實我們談的內容八九都離不開生活所見的城市風景。徐明松老師舉例,像義大利米蘭地鐵的M3線捷運站、葡萄牙里斯本地鐵都是有好建築師介入的例子,如果我們的孩子天天在此出入,隨時都可以接觸到美麗的事物,根本不需要在黑板或教科書上傳授所謂的設計教育。他說了這麼一段話:


「美學教育來自生活,就像我們五六十年都只是在蓋違章建築,我們生活眼見的總是許多違章建築,就會使許多人看不出普立茲的美。如果公部門帶頭起步,這樣美學教育就可能事倍功半。」


米蘭中央車站,建於1864年,從網路上找到一張氣勢磅礡的照片。(來源

離開了台灣在日本生活了一年半,重新再讀一次和徐明松老師的訪談,更能理解老師所說一個國家的歷史會影響到民族性與風俗習慣,進而會影響我們看待設計的方式。沒有什麼是單一獨立所存在而絲毫不受牽連。也因此,面對設計、面對城市的更新再造都不會只是設計師或建築師的問題,假設我們都對自己所生活的城市美醜無感,或是保持沈默,那麼我們就只能生存在這樣的城市風景裡。

徐明松老師提到公單位標案under table的現況,好的建築師不願意淌入這個渾水,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其實如果蓋出來的東西不好看,市民群起砲轟,如此這般政府一定就會找好的建築師來做,「因為台灣是民主的社會制度,選票才是規範城市進步的最大推手,如果老百姓一直都不在乎,他們就會選出沒有品味的市長。」

大家不要誤會,這並不是在批評任何一個市長或是候選人。曾經我也認為,搞藝術創作的就不要跳進來攪政治的稀泥,但回過頭來看這一次的訪談(部分比較直白的評論,為顧全twdw的中立形象,當然就留在我的電腦裡啦)我覺得徐明松老師一直想告訴我們,如果沒有真正地在城市裡生活過、沒有好好使用過公共設施,或是認識這個城市的文化背景,其實也不要談什麼都市更新或建築設計。





About:
徐明松 Hsu Ming-Sung
銘傳大學建築系專任助理教授
scuolavenezia@gmail.com

「創作來自生活,生命有多少厚度,創作就有多少重量」銘傳大學建築系專任助理教授、建築與都市評論工作者,義大利國立威尼斯建築學院建築碩士。專長為建築設計、都市設計與分析、批判性建築理論、歐洲古典建築史與中西現代建築史。




--

最後完稿沒有寫到的某個遺珠是關於品牌經營的部分,因為跟城市沒有關係,只能忍痛割捨(喔我心在滴血)徐明松老師長年也寫書談建築人,他提到書籍設計有名的設計師王志弘一個案子可能開價16萬,因為他在字型排版上有著個人特色的美感,王志弘是以品牌的角度經營,不像商業市場是以業主為主。但現在台灣年輕人學習速度很快,只要他們能做到王志弘的80%,他們編一本只要8萬,台灣的業主就會發給他們編。

當時,老師只有簡單地下一個結論:「你只有努力找到別人非你不可的品牌經營

不只是書籍設計,普遍台灣許多產業都存有這樣的現象,我們不追求一個真正原創的自我風格,只要有個類似的、更低的價碼就可以了。時至今日兩年過去了,我們有所進步了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