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9

生存靠的不是夢想與熱情,會餓死


不能餓死,所以就選了一張日光的湯豆皮讓大家眼睛飽足一下

文∣ Show.D  圖∣ Show.D
在日生活即將跨越1年半,說好的給自己一年時間的長假去見世面,拖拖拉拉到現在還不肯回台灣,銀行戶頭的存款早就在這18月內消耗殆盡。即將要滿30歲,沒個正正經經的對象、沒個穩穩當當的工作,成天在網路上喊著「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我不想屈服於現實」這種話,媽媽都快要氣死了啦!

媽媽生氣是應該的,因為:生存靠的不是夢想與熱情,你會餓死。(而且死得很快)



這娃兒跟我一樣保持著:不然是要怎樣膩。的態度

上週因為被一句話給徹底激怒,在我的日記部落格爆氣寫下〈067* 生活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寫著這一年半在日本生活節省支出與強健心理建設的雜談。不少朋友讀過部落格之後,也很霸氣地說,你9月回台灣,我們見面吃飯你不用帶錢包!爾後也有生活頻道的媒體平台表示想要無償轉載這篇文章(不過因為對無償轉載機制不認同,加上內心不想赤裸裸被開誠布公所以謝絕了)不禁讓我思索了一下,這個議題到底哪裡觸發到大家這麼有共鳴,總不會是因為覺得一個成天到處看展看棒球吃吃喝喝賞花爬山的傢伙,其實過得很拮据辛苦所以很大快人心吧?!

好,我開玩笑的。我想是因為大家都是很辛苦在面對生活、面對現實的關係吧。那是一篇很寫實的生活筆記,自從一年半前我離開家之後,我讀到一些關於打工度假、關於Gap Year、關於離職去海外生活的一些美麗文章時,我都會很想問:

啊你們是吃夢想與熱情就會飽的嗎?



大雪紛飛三鷹吉卜力

上一季吵得紛紛擾擾的某個女孩在26歲辭職,去了一年自稱為Gap Year的海外旅行;認識的一個人沒有目的在大洋洲、日本海漂流後,出了一本書說她沒錢又不會說日文,在日本熱血過生活;所有的生活風格平台都在跟你說,你應該勇於追逐自己的夢想,你應該做自己想做的事。那麼,事實又是什麼一回事?

關於那個叫Gap Year的辭職旅行,首先我要告訴你關於Gap Year的定義是給高中升大學,在決定要繼續升學、或是選擇入社會的階段所去修的「社會學分」。Gap Year不是當背包客住青年旅社就叫Gap Year(那叫貧窮旅遊吧啊哈哈哈)而是透過志工服務、語言交換……等非商業性質的交流活動,去貼近與認識你所去的國家,進而希望在這一年的探索,能夠更認識自己,能夠對接下來要進入大學學程裡的選擇更有啟發。但不去直接入學也沒有差,這是一個自由的選擇。(聳肩)

女孩在26歲辭職去玩一年這件事,請正名叫career break可能比較適當一點。妳已經超出18歲很多年了,妳也不該只是透過這一年去認識自己(26歲還不認識自己會不會有點太晚)。關於內文其實我沒有太多的意見,我覺得原文也貼近真實地說明一些現實面,只是比較輕描淡寫一點。

至於說被包養才有錢去旅行這事兒,我個人是覺得要被包養也是要有本事好嘛(個人對個人),總比集資募款去一年旅行(大眾對個人)來得理由要正當啊。

Gap Year這個被吵得有點壞掉的話題,我想我們應該要做的是:承認我們的文化裡不存有Gap Year的選項。西方的教育學風自由,從小學開始的課程與教育,小孩子可以自主選擇的部分很多,這並不表示外國媽媽會100%贊同Gap Year(每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心頭肉耶),只是在相較之下放行的比率比較高。

所以不用去羨慕、也不用去硬把這樣的機制套在我們的文化裡,試想一下,我們從小學到國中到高中,哪個階段是有選擇的,真的讓一個高中畢業生丟去Gap Year一年,不是把豢養的小白兔放到叢林裡去嗎。在日本什麼Gap Year,他們連大學畢業前都要提前去參加「就職活動」達成在畢業前「內定」的標準作業流程,你講你去Gap Year,保守的日本社會應該會先幫你打個叉也不一定。

不要用漂亮的名詞去包裝自己,如果你做的是很有自我風格的一件事,那麼你並不需要任何名詞加諸在自己的身上(然後還用錯字)不要跟風、不要隨之起舞,就不會莫名其妙成為這樣毀譽參半的網路名人。但如果真的很想紅就去集資吧XD(←到底是對集資有什麼敵意)



去年的這一天,我在爬富士山。在別人的眼中我好像都只有在玩,嗯(停頓3秒)真的都在玩而已!

至於坊間打著勇氣與熱情去海外出走一年的書籍或是勵志文章,那真的是讓人覺得頭痛。我是學大眾媒體出身的人,我明白有一些關鍵字會是銷售的不敗key words,舉我離開設計公司的2年前用過的幾個關鍵字:台灣設計×台灣製造啟發五感生活質感,點讚數絕對一路攀升。(不過近期大家都會用了,好像沒什麼效果啦)

「夢想」、「勇氣」與「熱情」,都是我們一直不斷在追逐,卻不見得可以擁有的東西。所以這些字眼就變成了驢子眼前的那根紅蘿蔔,一直驅使著我們向前,對出版社或是商人而言,也驅使著我們掏錢。

我一直都覺得台灣人其實真的很善良又單純,才會被這些單純的元素給打動,所以這幾年來,我們越來越多商品都會走「感動行銷」、「故事行銷」。可惜的是,這些感動行銷的感動只留在文宣上,故事還真的只是編造出來的故事,最終好好的行銷手法也都變成了騙錢的騙術。(這年頭,就連文創也變成起價的理由跟藉口啊……)

在日本這樣的行銷手法不只有、還非常常見,到底是不是日本開始流傳過來的。騙人的有沒有?當然也是會有,只是就我自己的打工與展覽工作人員的經驗,我所工作過三個以上的團隊都是非常小心對外的用字遣詞,深怕會有任何的解讀空間造成客人的誤解,或是帶給其他合作廠商困擾。因為每個用字、每一句話代表的就是這整個活動或是公司的形象,就算照實寫感覺好像沒有這麼厲害,都還是必須要照實寫,因為誠實是商業行為裡最基本的。

(當然日本人很怕事也是原因之一啦,不用太過度美化他們,哈哈哈哈!)

去年擔任獨立展覽SHOWCASE的工作人員第一次真的和日本團隊一起工作。這是從展覽門口往去的代官山。

這是一個真實的人生,作為具有影響力的媒體要為自己說的話負責任,我們沒有誰有辦法承擔或保證另一個人的人生,所以,下筆之前,請三思。而正在閱讀文章的你,也請不要腦充血一頭熱或是先罵寫手不食人間煙火含金湯匙,請平心靜氣思考。

生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其實也沒有這麼困難,在國外的生活不會只有華麗燦爛的一面,就跟你現在所處在的現實環境一樣,是有點灰色但也不全然都是不開心的事。

認清現實,然後想辦法讓它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不論在台灣或是在海外都是一樣的。






--
我來解釋一下,其實我對集資或集資平台本身其實沒有太大的意見,但我對於台灣有一種濫用集資的傾向頗有微詞,或著是說,很不屑。明明是公司要開發產品的生產費,拿去集資平台;明明是選舉要賣的商品,拿去集資平台;明明就有一個完整的設計、生產與行銷的團隊,拿去集資平台。

現在看起來,集資平台,其實只是具備預購功能的作秀平台吧!請把集資平台還給maker就是我唯一的主張。





--
本文同步刊載於30+ BLOG ∣ BY 30雜誌
30+ BLOG編輯版
Show.D @30+ BLO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