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4

《Baseball is a religion》我們要的只是純真

成為名人堂的球員與教練,熱愛的棒球,就是他們的生命

文/Jeffrey Yang 圖/Jeffrey Yang

當我們歷經多次職棒簽賭,挑戰職業運動道德底限時,到底能挽救這個谷底低迷窘境的仙丹是什麼?我相信球員可能技不如人、打不出安打,但我無法接受打出3000支安打,卻有1次為了配合打假球而偷懶。

2014-12-11

關於《設計 ‧ AROUND》這本不賺錢的書


( 2014.09.21 @TOKYO 文/Show.D 圖/台灣設計師週 )

去年(2013)的5月~8月,是我踏入職場之後時間運用效率進入人生高峰的尖端。
我負責企畫、採訪與編輯台灣設計師週專書《設計 ‧ AROUND》的工作。




2014-12-03

《Baseball is a religion》一張球票換到的小確幸

紐約洋基隊贈送給前1萬8千名進場球迷的「Jeter雕像」

文/Jeffrey Yang 圖/Jeffrey Yang


「又拿到搖頭娃娃了,糟糕,該怎麼塞進行李箱呢?」我的旅途中,不斷出現這種甜蜜的負擔,即使我沒有刻意挑日子,總不經意碰上球場活動,拿到各式贈品。尤其是需仔細收藏的搖頭娃娃,跟著我搭飛機、坐火車、穿越國境,成為旅途中最珍貴的收藏品。

摸摸精緻的搖頭娃娃,直接卻又有質感的促銷手法,總讓我想再到球場拿幾個贈品。像這樣一張20元美金換得的小確幸,讓我們一起想一下:球票的價值真的只是票面價格嗎?


2014-12-01

東京百貨店,不一樣 〈下〉

新丸大樓7樓遙望的東京車站夜景

(2014.10.23 @TOKYO 文/Show.D 圖/Show.D)


如果上網搜尋部落客關於東京車站周邊的行程,其實我想很多人可能都跟我當初抱著著一樣的想法:啊不就是市政府站周邊的百貨公司區!(270度白眼)



那可真的是大錯特錯啊!



2014-11-28

東京百貨店,不一樣 〈上〉

東京銀座的地標:三越百貨與鐘樓


(2014.10.23 @TOKYO 文/Show.D 圖/Show.D)

東京,被喻為世界時尚潮流的集散地,「百貨店」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不論是具有歷史意義的「百貨店經典」日本橋三越、新宿伊勢丹,引領潮流趨勢「設計師品牌百貨」Laforet,亦或超越購物目的「朝聖百貨」表参道Hills、東京中城(Tokyo Midtown),相信這些百貨店就算沒去過,聽也都聽過好些個吧!

仔細回想一下,這些各領風騷的東京百貨店,和台灣那些被我們統稱的「日系百貨」是不是完全不一樣呢?

2014-11-26

《Baseball is a religion》棒球場上吼搭啦!

到棒球場暢飲啤酒,是享受也是傳統
文/Jeffrey Yang  圖/Jeffrey Yang


乾杯!夏夜晚風的棒球場,人手一杯沁涼啤酒,球迷拿起酒杯向場上英雄致敬,偶爾出現飛球掉進啤酒杯的「慘狀」;啤酒配棒球,是美國職棒球場上,運動與商業文化最直接的組合,廣告招牌、啤酒口味與啤酒杯,代表職業運動的悠久歷史與創新。

吼搭啦!感受棒球賽最暢快的美好!

2014-11-20

展覽風格新趨勢 東京SHOWCASE不止有設計

SHOWCASE 2014 選在設計風格強烈的代官山,日光照入展場帶來晴耕雨讀的氛圍
(2014.11.05 @TOKYO 文/Show.D 圖/Show.D)


一個好展覽會讓它的作品說話,無須繁雜的展示方式或說明文字。

沒有主題,也沒有太多的提示,讓走入SHOWCASE的人純粹地欣賞與解讀設計與藝術,無論喜歡或是不喜歡,都會是經由觀眾們自己的感受所做出誠實的結論。


2014-11-19

《Baseball is a religion》來棒球場玩吧!

在棒球場上看煙火是一大享受

文/Jeffrey Yang 圖/Jeffrey Yang

戴上球帽、穿上球衣,在比賽前的「暢飲時間」爽快地享受生啤酒,咬一口大熱狗;望著飛翔的海鷗,冷風颼颼,和愛妻蜷縮在毛毯內,看著球迷在大螢幕展現舞技,宛如上演「舞力全開」;球場的角落,哥哥牽著弟弟的手,在樂樂棒球區體驗棒球明星打出全壘打的快感,和本壘板等待的爸媽擊掌慶祝;比賽結束後,小兄弟和爸媽坐在草地,欣賞周五夜晚煙火秀,驚呼連連。

棒球賽不只由大聲公與「便當、便當、揮棒落空」組成,還有美食、啤酒和遊樂區,如果你想要「一直玩、一直玩」,來棒球場玩吧!

2014-11-05

《Baseball is a religion》球員-球團-家庭

職業棒球最高榮耀的棒球名人堂,代表尊重球員與紀錄

文/Jeffrey Yang 圖/Jeffrey Yang

當我望著各球場已故球員雕像,聽見全場歡呼基特(Jeter)的名字,我深信美國這個「棒球國度」,從底層到中央都用心維護棒球傳統,將球員當成寶,球員-球迷-球團,是家庭概念。台灣的球員,往往靜悄悄高掛球鞋,球迷恍然大悟時,球團不知道已經換血多少次,這些曾經見證台灣棒運發展的老將,已然成為歷史。

他們現在還看棒球,愛棒球嗎?

2014-10-31

國立新美術館SFT之中搖曳職人精神的tempo




(2014.10.14 @TOKYO 文/Show.D 圖/mother提供、Show.D拍攝)

mother tool中村實穗在合作經驗中發現,對於製造的職人來說,不是單方面接受設計師的委託,而同時也是思考是否能將自我擁有的技術力(在設計之中)有所發揮,「那也是職人師傅對設計師請託的回饋與感謝。」

因為這一句話,讓我對於被圈在設計光環以外的職人們,更帶有著崇敬的眼光。


2014-10-29

《Baseball is a religion》被包圍的客隊球迷

左邊紅襪球迷和右邊洋基球迷隔座對嗆,引人側目
文/Jeffrey Yang 圖/Jeffrey Yang

這些客隊球迷,或許從外地工作時,難忘懷家鄉球隊,每當家鄉球隊到自己居住的城市比賽,他們總會戴上球帽、穿上球衣,特立獨行,走到售票口買張票,排隊進場,喝杯啤酒替喜愛的球員歡呼;主場球迷不會投以異樣眼光,因為這不過是場棒球賽,享受比賽才是重點。

總有一天要走上屬地主義的台灣職棒,還在玩壁壘分明的「漳泉械鬥」,把客隊球迷當敵人,這樣的主場,似乎變得很廉價……。

2014-10-22

《Baseball is a religion》百年棒球場的價值

美國最老球場Fenway Park依舊屹立不搖

文/Jeffrey Yang 圖/Jeffrey Yang

有故事的百年球場,送走一批批棒球員退休,迎接新人初登板;那麼,台灣的百年(職棒)球場在那兒呢?日據時期興建的嘉義市棒球場、高雄立德棒球場等「老球場」,逐漸退出棒球舞台,遑論職業棒球賽。當我們失去、遺忘這些老球場的故事和蹤影後,我們還能告訴孩子,屬於職業棒球的故事嗎?

2014-10-15

《Baseball is a religion》大螢幕就是我的遊樂場

百年芬威球場2011年新設的巨型螢幕,畫質高,走復古風
文/Jeffrey Yang 圖/Jeffrey Yang

位子距離本壘板至少三層樓遠,球員大小跟火柴棒差不多,所以從我進場、主審喊下「比賽開始」(Play Ball)、吉祥物送球迷禮物、七局伸展時間、比賽結果、預告十天後的球場活動廣告,都仰賴球場內的大螢幕(Video Screen),告訴我所有資訊。即使不懂棒球規則,大螢幕時而逗你歡笑,時而展現專業,肩負起帶動氣氛的責任,它就像球迷的「遊樂場」,讓大人小孩都能融入棒球比賽。


2014-10-08

《Baseball is a religion》我們真的需要室內球場嗎?(下)

坐落在忠孝東路的遠雄巨蛋已有雛形,我們該對它有什麼期待呢?

文/Jeffrey Yang 
圖/Jeffrey Yang、遠雄巨蛋

關於是否需要巨蛋或室內球場,絕非「是非題」,而是「申論題」。球迷可以用五年、十年的時間,檢視台灣首座室內球場,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不過在此之前先想想台北市的小巨蛋高雄市的世運場館,貢獻給體育的時間與價值,至今剩下多少?

台灣擁有巨蛋後,未來就能像邁阿密馬林魚隊喊出令人莞爾的口號:「連續無因雨延賽記錄從未中斷」,只是滿足了這項需求後,台灣能夠避免美國室內球場「醜陋」的惡名嗎?台灣即將擁有的室內球場,功能和多倫多室內球場一樣走多功能路線,卻捨棄了許多不必蓋子就有擁有的便利,當國外球場都走向「小而美」開放式球場路線時,我們該如何期待巨蛋,能帶給台灣什麼樣的衝擊與進步?

2014-10-01

《Baseball is a religion》我們真的需要室內球場嗎?(上)

被關在籠中的比賽,看不見外面的世界,真的適合台灣嗎?
文/Jeffrey Yang
圖/Jeffrey Yang

微風徐徐,皎潔月光照亮綠油油的天然草皮,棒球選手的動與靜,和球場外城市天際線結合為如畫般的風景;這樣的美景,在封閉式的室內巨蛋型球場,你是看不到的,這項屬於夏天的運動,被屋頂層層包圍,球賽再怎麼精采,都少了那一味。對於室內球場,我從新奇、期待,到逐漸理解、不喜歡室內球場,因為我們就像包在蛋裡面,只看得到蛋殼,什麼也沒有。

旅程中,我不斷問自己:台灣真的需要室內球場嗎?(更別說什麼都看不到的巨蛋)

2014-09-24

《Basbeball is a religion》棒球是種世代傳承

他,一定是跟著父親踏進球場,就開始享受棒球夢吧


文/Jeffrey Yang
圖/Jeffrey Yang、BetterPitching.com


白髮蒼蒼的他獨自帶著背包,仰望著偌大的球場,他將棒球場當成另一個家,踏進棒球場那一刻,眼神仍然充滿期盼,他看了看隔壁的父親帶著孩子,大概想起了父親當年也是牽著他的手,看了人生第一場棒球賽。

我猜,棒球對爺爺而言,不是鑼鼓喧天的加油會場,而是永遠帶有家庭與夢想傳承,屬於「男孩」的天堂吧。

2014-09-23

台灣設計師週如何將設計AROUND?


文/Show.D
圖/台灣設計師連線 

去年的差不多這個時候,和設計線的媒體朋友聊天,她說:「唉唷,整個九月忙瘋了,到處都是設計展,每個名字都還差不多,我都搞混了!」也是,從九月初開始的台灣設計展、臺北城市設計展,緊接著是月底的台灣設計師週,光用看的都覺得眼花。那麼,這個最後才上場的「台灣設計師週」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按編:
這又是一篇一放就放了一年的文章,去年接了台灣設計師週專案後,在人本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吹了吹上面的灰塵,還好,還沒有太落伍,拿出來為今年的台灣設計師週加油打氣吧!


2014-09-17

《Baseball is a religion》在棒球場也有服務嗎?

芝加哥小熊隊提供換票服務的阿姨(左一)說他們會將票寄來台灣,當時我還半信半疑

文/Jeffrey Yang ∣ 編輯/ Show.D
圖/Jeffrey Yang


「在棒球場也有服務嗎?」進球場看球賽,沒有所謂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當然也沒有加收你10%服務費的道理,但是當我橫越2個國家、15州(省)22個城鎮跨越4個時區23座美國職棒大聯盟球場,發覺在每一座球場之中接觸到的每一位工作人員,絕對不止是撕票、歡迎光臨、你的座位在哪兒,如此這般就結束。

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白髮蒼蒼的工作人員爺爺如同看見自己的兒孫般露出慈祥的笑容,看了看我手上的球票,指指上方的座位,順便稱讚我頭頂上的中華隊球帽很好看,他推了推眼鏡,提醒我一定要「享受球賽吧」(Enjoy the ball game)

Baseball game is not JUST a ball game.


2014-09-15

展覽,不是一個工具-它是連接設計師與大眾的紅線


(2014.01.17 @TAIPEI 文/Show.D 圖/設計師企畫聯展)

我不是策展人,主修背景既不是設計、也不是藝術,但在這幾年台灣設計師週的現場總可以看到我氣勢驚人地手刀前進。從初涉入台灣設計圈至今四年,從一個什麼也不懂的助理開始,就像是和台灣設計圈一起學習、成長一樣,成為了一個睡眠時間極少、無孔不入都在催趕展覽時程的PM (Project Manager)。


按編:
這篇是藏在抽屜裡長達9個月的香港明報邀稿,這應該是自己拖稿成性的報應XD 終於有機會讓它見到光明,也重新看一次原來從10年開始我就是一直在做著這樣的事,還是覺得很不可思議啊!希望我的熱情與理想永遠都在。


2014-09-10

《Baseball is a religion》開球的藝術

美國6月15日的「父親節」,開球嘉賓是球員們的小孩


文/Jeffrey Yang
圖/Jeffrey Yang

社區棒球隊小女孩、挑戰極限的運動員、慈善團體的成員,沒有任何明星光環的他們,害羞稚嫩地站上投手丘,在眾人歡呼下,投出無價的那顆球。

「開球儀式」是多麼至高無上的榮耀,他們一生中可能只有這一天站上大聯盟投手丘,不是因為他們的名聲,而是他們「做了什麼」,他們值得接受眾人歡呼,是因為他們傳達的理念。曾幾何時,台灣的投手丘被默默無聞的小模、記者或almost naked woman攻佔,在孩子們面前開球?

2014-09-06

日本線香花火品牌 fireworks 燃燒不止一瞬的燦爛


(2014.08.22 @TOKYO 文/Show.D 圖/method提供)

在日本,談及夏日共通的美好回憶,多半都是由花火大會與祭典拼湊而成。今年,從北海道至南九州就有將近1,000場大大小小的花火大會,七~八月的週間,隨處可見穿著浴衣、享受祭典特有的小吃、坐在野餐墊上,讚嘆著煙火綻放華麗的姿態。


因此,在「夏季=煙火」的定番背景中,日本唯一的線香花火品牌“ fireworks ”誕生!

2014-09-03

《Baseball is a religion》矮牆 ‧ 距離

賽前打擊練習,無論何種票價的球迷,都能近距離接觸球場與球員
         
文/Jeffrey Yang
/Jeffrey Yang

棒球場是球員完成夢想、孩子們接近夢想的園地,當球迷和球場幾乎沒有距離,彎下身子就能觸摸綠油油草皮時,棒球就不只是一項競技賽事,而是更貼近民眾、成為球迷生活中的一部分。低護欄的美國大聯盟球迷,讓球員和球迷更靠近,反觀台灣球場都以大片護網擋住球迷,彷彿將球迷隔絕在外,更擋住球迷的熱情。



2014-08-22

鳥取台北Design & Craft Hunting 捕捉好生活的質感元素


(2014/07/08 @TOKYO 文/Show.D)

蒐羅日本鳥取縣與台灣台北的好東西、好食物所組合而成的好生活, "鳥取台北Design and Craft Hunting”在這個盛夏正式在東京、大阪、鳥取與台北四個城市巡迴展出。名稱上用了不像是日式傳統含蓄作風的 “ Hunting ”,表達策展團隊的好樣VVG(台北)、Landscape Products(東京)、graf(大阪)以“ 狩獵者 ”的這個角色,為大家捕捉更美好的生活質感。


2014-07-16

少女的眼神_程湘如



文/Show.D

她是如此優雅而開朗,爽朗的笑臉一直掛在她的臉上,對著每個人寒暄、敘舊。我厚著臉皮遞上自己的名片,說實在我也忘了我搭訕的第一句話是什麼,但作為一個大前輩,程湘如沒有半點「你哪位?」的神情,自然地就和我對話。

「我必須說光有興趣是不夠的,要有極大的興趣,打死不退,不會一碰到挫折就縮起來,才能在設計界有所斬獲。」程湘如就這樣不斷地、不斷地前進的設計人。


2014-07-04

〈廁所裡的終極草莓與樓梯間的情人〉關於Ettore Sottsass

Ettore Sottsass抱著他的 "mistake" Valentine打字機    圖為Robert Messenger提供
文/Show.D

「在那個不是打噴嚏都有人在FACEBOOK打卡的年代,我不知道他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情在『Valentine』的設計大受好評之後說,『它像是個裙子過短、濃妝艷抹的青少女』,以及成立了Memphis Group之後又瀟灑離開,彷彿一再推翻以前的自己,是他前進的方式。」


設計師李佳穎這麼形容她所推崇的大師Ettore Sottsass。


2014-05-28

原宿藝術原創AAT 讓藝術與生活沒有界限

(2014.04.29 @TOKYO 文/Show.D 圖/Show.D)

踏出東京的原宿車站,有通往兩個世界的出口:一是大師設計精雕細琢的奢華表参道,另一邊則是充分展現東京年輕世代打破界線的怪誕竹下通。相隔一個街區,這回暫時先擺脫那些設計教科書上的大人物與世界聞名的大品牌,穿過平均年齡太幼齒的竹下通,走入年輕藝術家與創作者聚集、表現自我的原宿通!


2014-05-21

日本新潟「燕三条 工場的祭典」 展現地方工藝的職人魂

(2014.04.17 @TOKYO 文/Show.D)

米蘭傢俱展(Salone Internazionale del Mobile)甫落幕,設計大師今年發表的作品是不是突破以往,還是後繼無力地老調重彈,總是設計迷津津樂道的熱門話題。不過,米蘭傢俱展的最大可看性可不僅止於會內展,踏出主展場的大門,才會發掘來自世界各地「設計 × 藝術 × 工藝」的跨界表現。

2014-05-19

[轉載] Robert Iwanicki看向10年後的台灣足球


文/Howard Chen ( 本文經原作者同意轉載 )
圖/Royal Blues Taipei Football Club

很少在臉書談到足球圈的東西,但今天(5/18)真的很值得提一下。

今天是城市聯賽資格賽的最後一天比賽日,航源以4:1擊敗Royal Blues,2014全國城市足球聯賽,確定由航源與嘉義縣取得參賽資格。看似平常,但我想跟大家分享Royal Blues 這球隊的故事。

2014-05-16

NEWSED=NEW+USED 將回收再生製品升級改造的設計魅力!


(2014.04.25 @TOKYO 文/Show.D)

如果提到「環保再生製品」,你的第一印象會是什麼?可能脫離不了有點灰暗的色澤、或是貴得驚人的價錢吧!不過,看到日本特定非營利活動法人“ NEWSED PROJECT "繽紛色彩與各式各樣實用的產品時,千萬記得扶一下吃驚的下巴,沒錯!這些通通都是回收再生的全新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