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7

用設計介紹台灣的樣貌 設計師文創商品小物


文∣ Show.D  圖∣ 各品牌提供

曾經在文章裡重砲攻擊展覽無法正確表達現代的台灣意象,這次輪到自己來寫一篇「關於台灣意象的文創小物」,讓我苦惱了很久。我無法拍胸脯說我選出的這些商品小物就可以代表現在的台灣意象,但希望透過我的選擇去呈現更接近真實的「台灣設計文創」。


不是做個小籠包造型、蕃薯造型、藍白拖造型、客家花布就可以叫作台灣意象,我希望讀者們可以發覺認識我們的台灣設計師們如何運用「設計」和大家溝通,更具有被介紹、被認識的價值。希望你們會喜歡。





* justfont∣ 金萱體

Photo Credit: justfont
Photo Credit: justfont

最近台灣設計圈最火紅話題「金萱體」,幕後團隊 justfont 並不是出來收割或炒作話題的單位,從2012年開始推出中文字形服務,研究台灣街景上的招牌文宣,去年集結成書《字型散步》,舉辦座談會引導大家認識字型,這次的成功並非偶然。

金萱體結合了兩大基本字型「明體」與「黑體」的融合,有黑體的簡潔、也有明體的易讀。以微糖、半糖與七分糖作為字型家族的命名,是不是也很有台灣特色呢?


★推薦原因:

當然我也質疑過募資時有過度操作「台灣意識」這件事,但個人覺得可能是稍微失手多放了一點點,再加上被某些政治人物炒作而演變成這樣的狀況。不過,因為知道金萱體這件事,早在募資之前就一直有耳聞我們自己的設計字體要出了,而非常期待。

做字體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歡迎大家可以在他們的臉書、網站上找到這些創建的過程。那些攻擊金萱體的捧由,也快點來做一套字型吧,這不是反諷,我希望真的有越來越多屬於繁體中文的設計字型呀!


* A.M IDEAS∣ 藺編工藝

Photo Credit: A.M IDEAS
Photo Credit: A.M IDEAS

A.M IDEAS是由兩位女性的組合,這兩位也是非常稀有的奇葩型設計師。最一開始任職與台灣科技品牌公司,離開之後沒有大張旗鼓的宣傳自己的品牌,而是與挪威組織Design without Borders合作,多次前往非洲烏干達擔任專案顧問!

崇尚自然而且重視文化的A.M IDEAS,第一個推出的商品系列是台灣的傳統技藝藺草編織。從領結、平版保護套到燈具的設計,搭配手工精緻且扎實的阿嫲級工藝師,每月限量生產,買不到會越想要啊。

★推薦原因:
認識A.M IDEAS是在舊中山創意基地(現在已經被毀滅惹)的時代。他們一直都有很獨特的氣質,並且一直在作一些很異於一般設計師的東西。所以我可以拍胸脯保證,她們不是在消費藺草阿嬤們,而是真實考量到製作過程後的產物。



* foufou∣ 琺瑯杯
 http://www.foufou.com.tw/

Photo Credit: foufou


Photo Credit: foufou

Foufou是法文瘋瘋癲顛的意思,主人公是一隻帶有尖牙的邦妮兔。從手作到量產,妹妹小猴負責畫圖,姊姊大猴則管理與營運,今年歡慶10週年紀念,姊妹倆仍然堅持不追隨潮流、做自己的信念。

產品有超過8成都是在台灣生產製造,這只琺瑯杯也是其中之一。從琺瑯品質的穩定度,到願意為色彩豐富飽和的邦妮一個一個對色、一只一只手工貼上花紙,在地職人的堅持不讓日本、法國琺瑯專美於前。

★推薦原因:

簡單一句話,因為我是粉絲啊!當然撇除私心,一路看著foufou從市集走進誠品,手工到量產,春去秋來看著許多當初同期的手作品牌可能都不知道跑去哪裡,而她們卻還是能夠一直堅持(或說是任性吧)從市集開始的想法與理念,不論是插畫或是產品製造上,為了良心,不好的商品通通不能賣,然後一邊大喊:我們不是設計圈的啦!

* 兩個八月∣ 大好吉日
 https://www.facebook.com/haolife

Photo Credit: 大好吉日
Photo Credit: 大好吉日

八月出生的莊瑞豪和盧袗雲,於05年成立「兩個八月」,是台灣設計起飛時期的主要代表之一。透過不同素材,跨界做設計與藝術,帶著對社會環境的關懷,持續產出新作。

品牌主張「大好吉日,日有好事」,源自台灣人重視「好兆頭」的文化,將自然風光、建築、文化都包含其中。讓國外觀光客也可以認識到台灣不只有窗花、花布等老東西,能將台灣更多面向用產品展現出來。

★推薦原因:

最早看到大好吉日是在我2013還在台灣設計師週時期,說真的,其實兩個八月的設計一直有股日系感,當然這或許和兩位設計師在日本求學的經歷有關。所以,當他們推出了以台灣意象為主題時,我也真的嚇了一跳。

但畢竟是相當有經驗而且厲害的設計師,那些我們認為的台灣意象早就不清不重地成為設計中的語彙,要使用後才能深刻體會。雖然可能不如那些外顯的台灣意象小物來得吸睛,但我個人覺得「文化」在裡面。




* UTP∣ 無名氏計畫
 http://www.utp.tw


Photo Credit: UTP 無名氏計畫
Photo Credit: UTP 無名氏計畫

「UTP」是「Un-Titled-Project」的簡稱,他們認為在生活中越容易被忽略東西,通常越是代表一個地方國家的生活習性與文化,而這些充斥於街上看不見的物件,都是當地先人因應需求自行設計而成,原著通常多不可考,稱之為「無名氏設計」。

今年前進台北老木材街「寧夏路」,目前多半以木作裝潢為主,兼販售夾板、角材等木料。UTP藉由最小的設計重新詮釋基本的木料,將常見的建材有了新樣貌。

★推薦原因:

Pili Wu應該是我認識的年輕設計師當中,最多產、最多PROJECT發想與最讓人驚艷。從這幾年他操作的幾個PROJECT來看,感覺到他想要擺脫「設計師品牌」帶有點假掰的意味,更想要走入生活。UTP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 CHIC STYLE∣  MOXOR

 http://www.chicxstyle.com/

Photo Credit: MOXOR
Photo Credit: MOXOR

設計師 Balance Wu 的老婆楊以勤,終於走到幕前啦!負責公司行銷與業務工作的楊以勤總是嚴格控管成本與銷售狀況,這次輪到自己推出商品,直呼:早知道就不做回收系列,比全新的材料還難做、成本都高得嚇人!

MOXOR系列是從台灣廣大的機車族上動的腦筋,將回收的機車坐墊皮套變成皮夾、皮包的一部分,也因為回收皮的特殊性,幾乎沒有第二個一模一樣的商品,多麼符合台灣的尬車精神!

★推薦原因:

跟大好吉日的推薦原因很類似,因為我認為這是有把文化給放進設計之中。比較有趣的是加入了環保議題在裡面,這對市場來說,確實是個話題啊!




黑生起司∣ 果皮杯PEELS
 https://www.facebook.com/hnhliving


Photo Credit: 黑生起司
Photo Credit: 黑生起司

台灣新竹的設計組合黑生起司,以黑色的冷調,運用自然素材創作。今年帶6個月大的女兒前進巴黎Maison&Objet,設計師Vii說,這是我今年最完美的一項作品!

果皮杯是從生活中常直接用果皮盛裝的習慣轉化,去除水果原有顏色,希望透過紋路的觸感加強手感,Vii說「很多人把釋迦杯當成是苦瓜杯耶!」因為每個人手感記憶都不一樣,也會因不同使用者產生更多想像與無法預測的可能。

★推薦原因:

好啦,我承認果皮杯是有點找不到新東西,所以拿來撐一下場面的啦!但因為果皮杯同樣的在設計的過程裡,把生活體驗給加了進去,雖然不是硬去作一些台灣特有種的瓜果類,但反而有種純樸感吧~



* 印花樂∣ 台灣美味餐墊

 http://www.inblooom.com/
Photo Credit: 印花樂
Photo Credit: 印花樂


發跡於台北大稻埕迪化街、鄰近永樂市場老布市,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以「圍繞生活的創作」為核心,將那些我們生活中的日常轉化成創作元素,結合圖案設計與印花織品,獨創了專屬印花樂的特色與風格。

把台灣的美味放在餐墊上,從小吃、水果、飲料到懷舊零食,光看就好像把餐墊也吞下肚!每塊餐墊都附上南投竹山食器,可以捲起攜帶外出使用喔~

★推薦原因:

如果要我買伴手禮給外國友人,我一定會選這個!淺顯易懂,而且相當好用,材質的選擇也顯示出製作者的用心,當然一定要推薦啊。



--


後記:
編輯好友幫我爭取到寫《走台步 #16》台灣設計文創小物介紹的機會,看到題目的時候真的苦惱了很久。一是因為這幾年「文創」這名詞被浮濫使用後的結果,讓我看到這兩個字就倒彈,再加上我一直覺得台灣設計這幾年老是把重心都放在「小物」上,實在不想再助長這類商品的聲勢。

拖了很久,一直到截稿期限都沒辦法交稿。


最後決定寫一篇有自己風格的「台灣文創小物」,與其消極地抵抗、不如轉正向讓讀者看見真正的台灣文創小物,至少要對得起用自己名字所寫的東西。

不過好像給編輯好友增添了很大的麻煩啊……這和原本設定的台灣意象相差甚遠,但編輯耐著性子一個一個點入網址去認識這些品牌,然後和總編輯一一說明。雖然她最後還向我道謝說讓她看見了更多有力道、更努力的台灣設計品牌,但我內心還是揪著一個很大的歉意。

一直以來,寫作對我來說就是一件很自由的事。我拿稿費,但我不會寫我不認同的東西(我會裝死)但其實這個自由的背後,是許多責任編輯幫我扛下許多箭,因為我這個任性的作者既不能改稿、也無法掌控方向。
  
謝謝你們讓我的真心話都能被看見。






--
本文刊載於 《走台步 16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